班组长的三个角色 车间班组长是公司与生产人员之间的主要沟通桥梁。企业班组长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只有班组充满活力,企业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班组长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必须在三个层面的人员中采取不同的立场:面对下属,他应该站在代表管理者的立场上,用领导者的声音说话;面对管理者,他应该站在下属的立场上,反映下属的声音,用下属的声音说话;面对直接上司,他应该站在下属和上级助手的立场上说话。

班组长是企业最小的生产单位,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其共同特点是具有共同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直接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包括服务产品。因此,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1 班组长影响着企业生产决策的执行,因为再好的决策,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难以落实。因此,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执行和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2 班组长不仅是承上启下的桥梁,也是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纽带。3 班组长既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又是生产的劳动者,因此班组长既是技术骨干,又是业务上的多面手。班组长的三项职责 班组长是企业中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班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各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因此,班组长是否履行职责非常重要。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1 劳动管理 人员的调配、排班、值班、严格考勤、员工的情绪管理、新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生产现场的卫生、班组建设等都属于劳动管理的内容。2 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操作、人员管理、产品质量、制造成本、材料管理、机器维护等。

3 辅助上级 班组长应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当好上级的参谋助手。但目前很多班组长只停留在平时的人员调配、生产调度上,没有充分发挥班组长的领导和模范带头作用。

优秀团队领导者的三项技能 首先,你应该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角色。准确把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准确地说,有三个方面:1 准确把握自身角色的规范、权利和义务 班组长应该代表三个位置:下级代表经营者的位置、上级代表生产者的位置、既代表员工又代表上级辅助人员的直属上司的位置。如果班组长不清楚这个标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权利、义务和责任,不知道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那么他虽然占据了班组长的位置,却没有发挥班组长的作用。班组长的实际价值。当然,对自己角色的把握也不能过分。西方把这种现象称为印象主义方法,更通俗的说法是\"装蒜\",甚至不了解或不理解下层群众。

2 理解领导的期望 作为下属,你必须准确理解领导的指示,以及领导指示的背景、环境和领导风格。有时,作为下属,你花了很大力气去做一件事,但却事与愿违。结果,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也有可能你是对的,但领导不理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提交建议,让领导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接受或采纳你的建议。现在西方有一种说法:要把领导管理好,就是要了解领导的风格,才能更好地协调关系,开展好工作。

3 了解下属对你的期望 下级对上级有以下六点期望: 1.做事要公平。办事公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平往往被误认为是平均主义。因此,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奖惩分明,利益分配公平。只有这样,才能服众。

2.关心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对员工的关心和理解,员工自然会对你不满。

3.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领导干部最重要、最起码的前提条件之一。作为团队的领导者,目标也应该非常明确,否则纯属糊涂官。

4.准确发布命令。作为前线指挥员,班组长发布命令应像机场管制员向飞行员发布命令一样准确无误。否则,难免会出现歧义,在发布命令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造成工作。事故。

5.及时指导。在工作中,下属总是希望能不时得到上司的及时指导,因为上司的及时指导就是对下属的关注和培养。

6.需要荣誉。作为团队领导,你也应该慷慨地把荣誉和奖金分给大家。团队中的榜样越多,你的工作就越出色。

一般来说,生产现场的班组长应该了解上述问题,但这远远不够。要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领导的习惯、员工的性格特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车间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处理管理问题的十个技巧

1 如何处理下属之间的冲突?下属之间的意见分歧在所难免。就像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在康熙皇帝处理大臣之间争斗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你不能希望他们消除矛盾,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在你自己身上控制这种局面。可控的范围就不会让它继续扩大,就不会失控,就不会影响江山社稷。\和康熙皇帝一样的问题,这些普遍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身边。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妥善地处理,不至于让局面僵化、失控呢?

作为上司,你应该正视这些影响领导行为的主观因素。最忌讳的是对下属之间的矛盾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有一个班长,他的三个下属之间有矛盾,其中一个下属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了他。他不耐烦地对她说:\"这么小的事你都告诉我。你就不能处理好你们之间的关系吗?\"那个下属听了很不高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一个月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激烈。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终于有一天,在工作中,因为质量差,导致当天的产出全部返工。

其实,当下属提出矛盾问题时,通常是因为他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如果不积极处理,往往会导致关系更加僵化。他可能会破罐子破摔,最终影响工作。作为上司,应该对下属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经常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当发现气氛不是很融洽时,就要把握其度。一要看影响工作的程度,二要看气氛的持久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调解方法。总之,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不要回避问题。

⑵ 不要责怪他们处理得不好。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让别人讨厌。这种关系很难自我调整。

不要谈论对方观点中矛盾的一面。以免让他更加反感,反而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推向僵化。\他又说你了。......你说他。...... "诸如此类的话绝不能对任何一方说。

⑷ 在调解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客观地分析问题,指出他们的错误观点和行为。对影响工作的极端行为要进行严厉批评,并说明行为人对结果的利益诉求。⑸ 如果调解不成,应进行组织调整,撤换其中一人。

⑹ 领导并与他们一起完成一个合作性很强的项目,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2 请假时应该如何安排工作?将自己的工作(项目、进度)整理成清单交给上司,并向上司详细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提醒上司注意重要事项,向上司请示。结合上司的意见,就是要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指定负责人,保证工作进度。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万一工人出现异常,可以及时找到自己。3 如果间接上司亲自指导自己的工作,我该怎么办?首先,我要祝贺你。这说明你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很多上司看到了,所以你不能 "严词拒绝 "你的间接上司。当你接到间接上司的指示时,你必须迅速判断这是否是紧急情况。如果是,就应该尽快处理;如果不是,就应该向直接上司报告,并在上司的批准下安排实施。无论间接上司的指示最终执行情况如何,都必须向直接上司汇报工作进展和结果,由直接上司向间接上司转达汇报。

4 如果我与上司意见相左,我该怎么办?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再亲密,也有打架的时候。与上司意见相左在所难免。你是应该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还是应该本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想法据理力争呢?

这里有一个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根据不同工作计划的最终结果来判断。如果两个计划的目标和结果是一致的,不妨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老板的计划中去,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如果是老板的计划有误,那么就应该给老板提个醒,不过这个提醒是提醒老板根据自己计划的不足重新考虑新的方法。如果不是老板询问自己的想法,一般不要提出自己的计划,因为这会让老板感到不舒服,反而可能会拒绝你的想法。

因此,当你与上司意见不一致时,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通过沟通,上司的想法最好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不能一致,那么作为下属,就应该无条件地执行上司的命令,因为上司站得更高,责任更大。很多考虑我们可能并不清楚。.

5 如何向老板反映员工的意见?班组长是上下级沟通的桥梁。实现 "上情下达 "和 "下情上达 "非常重要。在向老板汇报员工意见之前,应先将事情梳理清楚,最好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重要的是不要就事论事,应该附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为老板很忙,面对的人比较多。如果你根据自己的意见做出决定,时间会更快,还可以防止遗漏。

此外,作为管理者,光是当 "话筒 "是不够的。如果能解决和澄清员工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就可以当场处理,事后再向老板汇报。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原封不动地交给上司处理,增加上司的管理负担。

6 如何向员工传达上述决议的执行情况?向员工传达落实上述精神和决议是一项 "上情下达 "类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⑴ 充分理解上级决议的目的、要求和执行方法。这不是把通知贴在公告栏上或在晨会上说几句话的问题。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决议,那么员工应该如何执行、是否符合要求等问题就无法判断和评价。万一他们做错了,那就更糟糕了。

(2) 如果你不能播种,就等待收获吧。当然,工作进度不能只是等待结果。定期跟踪工作进度很有必要。工作安排后,执行情况如何,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需要组长一一确认和解决。

⑶ 做好员工的疏导和解释工作。公司的很多决定可能会让大家觉得很舒服,难免会有不高兴的情绪。但是,作为管理者,不能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火上浇油。要耐心地向员工解释决议内容,做到安抚人心,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此时,我们应该站在企业的立场上。

⑷ 及时沟通反馈。上级决定下达后,应及时反馈执行过程和结果。对于一些反响比较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项(如罢工、破坏、人员流失等),要及时上报,寻求有效对策。

7 如何对待员工的越级报告?当我被老板问及某件事情时,我却一无所知。相信很多管理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因为很多员工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经常越级汇报工作,让直接上司很为难。如果要杜绝这种现象,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⑴ 与老板达成共识,抵制一些别有用心的越级汇报。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如果你说老板喜欢越级汇报的员工,那么这种风气就会愈演愈烈。但如何让老板愉快地接受这一观点,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⑵ 通过晨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明确工作汇报方式。

⑶ 与个别喜欢越级汇报的员工开诚布公地交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员工了解自己的立场和感受。

8 如果我的下属喜欢打小报告,我该怎么办?喜欢打小报告的员工不多,团队中也就一两个。对于这样的员工,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有时,员工的报告会提供很多我们从未掌握的信息。有时,小报告会造成整个团队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对于爱打别人小报告的员工,处理要点如下:

⑴ 对待员工以冷淡为主,即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员工,使其最终能够理解上司的立场和想法,逐渐摆脱打小报告的毛病;

适当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风格,谨慎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在团队中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相互对立和摩擦;

适当利用员工喜欢传播的个性,以小道消息的形式传播一些信息,对正式计划进行预演和过渡。

9 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 当员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时,他就会抱怨,这种情绪有助于缓解他心中的不快。抱怨是最常见、破坏性最小的发泄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降低工作效率等过激行为。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处理员工抱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耐心倾听抱怨:抱怨无非是发泄。当你发现下属在抱怨时,你可以给他找一个单独的环境,让他肆无忌惮地抱怨。你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只要你能让他在你面前抱怨,你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你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

⑵ 尝试了解原因:任何投诉都有原因。除了向投诉人了解事件的起因,管理者还应听取其他员工的意见。在充分了解事情之前,管理者不应发表任何言论。如果过早发表意见,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3) 有效疏浚:投诉可以通过与投诉者平等沟通来解决。管理者首先要认真倾听投诉者的投诉和意见,其次要认真耐心地回答投诉者提出的问题,并对员工不合理的投诉提出友好的批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⑷ 坚决处理:投诉具有传染性,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公正、严格地处理投诉,防止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10 如何对待对自己不满的员工?

团队领导刚刚升职时,员工的不满情绪往往会出现。当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或某个同事更有资格被提拔时,往往会对他的表现不满,或者出一些问题让新上任的上司难堪。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班组长和新官往往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 "压制 "不满情绪,导致上下级关系异常紧张,最终使工作难以展开。

出现这种现象时,管理者要做好三个心理准备:自信、大度、区别对待。因为管理经验不足,失误在所难免,但一定要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做好,只有自信的管理者,别人才会信服。对于对自己不满的员工,一定要宽宏大量,有话好好说,不要打击报复。只有这样,员工的思想才会逐渐安定下来,首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正常的工作。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有些人动了,迫于工作压力,自然而然就会工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