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炉操作炉型的特点是内壁表面光滑、渣皮稳定。但在实际高炉生产中,由于受制渣系统、上料系统、送风系统、热工系统、外部原料等变化的影响,高炉操作炉型会发生粘渣或渣皮脱落等变化,对高炉造成影响。这将造成严重的渣剥离,也会对冷却炉排造成大面积损坏。
炉壁附着力的主要因素有
1.原料含粉量高,边缘气流不发达,出现边缘管道;
2.造渣系统不稳定,造渣性能变化大,渣铁流动性差,易造成炉壁粘连;
3.高炉软熔区炉温控制不佳,波动大,波动频繁;
4.长期冶炼高硅低硫铁,炉渣流动性差;
5.冷却壁漏水或冷却水压力和水温变化导致冷却强度过大;
6.布风系统不合理,造成局部边缘气流或边缘风道。
造成炉壁渣皮大面积脱落的主要因素有:送风系统和加料系统不合理,形成边缘气流;冷却系统的改变造成冷却强度低,不能形成稳定的渣皮。
当炉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一般采用的控制方法有
1.分布特性决定了气流分布,而气流分布又决定了炉内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回流区的形状和位置。特别是炉壁处炉料的回流行为会导致渣皮变厚或脱落。调整布料系统和有效控制煤气流的分布是使高炉炉型恢复正常的重要手段。
当炉壁被卡住时,应采取铺边的主要措施,并适当开发边缘气流。炉壁渣皮脱落时,应采取压边措施,控制边缘气流。
2.控制炉温和炉渣碱度,处理炉壁粘附,适当控制炉温在上限水平,严禁低炉温操作,降低炉渣碱度,生铁含硫量以二等铁为主,确保渣铁流动性良好。
3.控制冷却强度。当渣皮脱落不易形成渣皮时,应适当增加水压,提高零件的冷却强度。当发生粘结时,应适当降低水压,以减小零件的冷却强度。
4.处理下部附着物时,应适当清洗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