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前检查

球墨铸铁炉前检验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球墨铸铁件的质量。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铁水的球化情况,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球墨铸铁的质量。炉前判断失误会造成大量铸件报废,浪费造型工时。因此,炉前及时准确地判断球化比炉后检查重要得多。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炉前铁水球化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球墨铸铁球化质量的快速鉴别方法

1 表面结壳和火焰判断法

稀土镁球墨铸铁的镁含量较低,并含有稀土元素。铁水表面与纯镁球墨铸铁不同。表面没有那么多氧化鳞,火焰也没有那么强劲有力。但是,当加入 1/3 的铁水时,镁光和白色火焰就会从液面逸出,就像蜡烛一样。根据火焰的数量和高度,判断球化情况和镁的残留量。火焰越高、越有力,说明球化情况越好。特别是在浇注时,从熔融的铁流中可以看到炽热的金属,如果高度达到 25~ffice:smarttags\"/>50mm,则球化良好;如果火焰小于 15mm,则球化不良。从加工过程看 在球墨铸铁熔液表面形成氧化膜,并有银白色滚动亮斑,说明球化良好。但如果氧化膜太厚,说明铁水温度低。

2 三角试块法

目前,通过观察试块来判断球化程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各厂使用的试块形状繁多,大小不一,大多数厂使用的是三角形试块。根据我厂的生产特点、铸件的尺寸和厚度,三角形试块的截面积尺寸为 12.5mm(底)×50mm((高)。有的厂采用圆形试块,如Ф15mm、Ф25mm、Ф30mm。铁。液体处理完成后,用取样勺将铁水表面 200mm 以下的液体排出,倒入试块中,冷却至暗红色后进行水淬。好球的外圆要比灰铸铁大得多。外观干净、光亮、砂性好。垂直浇铸的三角形试块两侧有缩孔,水平浇铸的试块顶面或缩孔试块两侧有缩孔。冷却磕碰后,球化良好,呈银白色或银灰色瓷质。尖端清晰,白口中间疏松。呈银白色,有放射状花纹,高球化剂会产生较多碳化物。此时放入试块,会发出 "嗒嗒 "的脆响。轻轻一敲,试块就会断裂,刚敲出来的碳化钙会有很厚的口子。因此,最好在浇注过程中浮动硅。如果口呈银灰色,并有均匀分布的小黑点,则为有色晶体,如果破碎则为有色晶体。

请注意:

3 浇注过程的判断

4 黑边识别方法

球化处理好后,用取样勺倒入厚度约为 10mm 的试块,冷却至暗红色。淬火断裂后,如果发现试块上表面有黑边,说明球化不好,黑边越厚,球化越差,熔化后会出现退球。此时,如果铁水温度较高,可加入合金。从试块上还可以看出,如果试块外围呈弧形,中间有凹陷,并有一些皱纹,也说明球化良好;如果试块上表面有麦皮样的小点,说明铁水已氧化,容易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应改造炉子。

5 观察铁水的凝固状态

球化完成后,取出少量铁水,倒入 Ф30mm 圆柱形金属模具中。在凝固过程中从表面观察铁水的外观,根据铁水量判断铁水的球化程度。球化良好的铁水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石墨膨胀力。凝固初期,铁水表面会有少量下降,表面包壳后会有少量铁水涌出;而球化程度差的铁水,表面涌出的铁水数量很少。

6 炉前快速金相观察

上述方法都是利用球墨铸铁的某些特性来间接判断球化情况,但生产中的各种条件千差万别,所述方法都有局限性,炉前快速金相观察可以避免很多因素。干扰,直接观察球化情况。

炉后金相检测

Conclusion

对于球墨铸铁的检测,应改变传统的 "炉后分析 "检测方法为 "实时在线检测"。\作为大中型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方法准确判断球化情况是提高铸件质量的可靠保证。但对于小型企业,尤其是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来说,利用球墨铸铁的某一特性来间接判断球化情况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