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气孔的产生是铸造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工序操作不当的综合反应。其形成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道工序都应引起每个人的重视。

1.原材料

1.禁止使用钛(Ti)和铝(AI)含量高的原材料、高合金钢、不锈钢等。

2.腐蚀和氧化严重的原材料、油污、煤泥、废砂等应清理干净后使用。

3.使用干燥后的潮湿和含水原料。4.禁止使用小于 3 毫米的薄铁板(管件)。5.原料长度应控制在 300-400mm 左右。

2.热金属冶炼

1.原料装入炉子时,必须紧凑,尽量缩小空间,以减少热金属的吸入和氧化。

2.在每炉铁水熔炼过程中,至少彻底清除炉渣 2-3 次,除渣后及时用积渣和保温材料覆盖铁水,避免铁水长期与空气接触吸入氧化。

3.对于铁水,在高温下的等待时间不应超过 10-15 分钟,否则铁水的质量会严重下降,变成 "死水"。

4.出铁温度不得低于 1540±10℃。出铁后,应及时清除炉渣,同时用炉渣保温剂覆盖,防止铁水冷却氧化。

5.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再烧炉。

3.接种剂

1.使用前应在 300-400℃ 下烘烤,以去除吸附的水分和结晶水。2.接种剂的粒径为 5-10mm。3.接种剂中的铝含量小于 1%。4.浇注

1.大袋和小袋必须彻底晾干。禁止使用湿袋。严禁用热金属袋代替烘干。

2.提高浇注温度,高温下快速浇注。浇注原则:慢-快-慢。实践证明,浇注温度提高 30-50°C 可以大大减少气孔的发生。浇注时,铁水应始终充满浇道,中间连续流动,以迅速建立铁水静压,抵御界面气体侵入。

3.小钢包热金属温度低于 1350℃时禁止使用,应在回炉升温后使用。4.加强挡渣和挡渣,及时清除氧化垢,防止氧化垢带入炉腔。.

四、混砂

1.严格控制成型砂的水分不超过 3.

2.造型砂的透气性控制在 130-180,湿抗压强度为 120-140KPa,压实率为 35-38%,造型砂的表面硬度大于 90。3.采用优质膨润土和煤粉。

4.根据需要添加新沙子。

5.每天混砂结束后,应回收多余的砂子,并对混砂机进行彻底清洗和清洁。

五、模具和造型

1.模具的分模表面应设有通风槽或通风口以及暗气室,以降低气体压力。

2.在模具中加入暗气室,以降低气体压力。

3.在流道或砂芯上撒上冰晶石粉(用量将在通过测试后确定)。

六、核心制作

1.硅砂含水量小于 0.2%,含泥量小于 0.3%。

2.制芯过程:在混砂之前,需要将硅砂加热至 25-35°C,首先在砂中加入成分 1 并搅拌 1-2 分钟,然后加入成分 2,继续搅拌 1-2 分钟。两种成分的添加量为砂质量分数的 0.75%。

3.由于多异氰酸酯对水非常敏感,制备好的砂芯存放时间不应超过 24 小时。

4.三乙胺的浓度和残留量过高可能会导致铸件产生皮下气孔。